肿瘤暸望: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不是恐慌,而是更多的兴奋。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发挥好它的空间,帮助医生在医疗行为过程中提供科学的医疗决策,同时医生要兼顾复杂的人文情感进行实践。医生在研发和利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肯定还是占据主导的地位,人工智能将会是医生将来医疗实践中更好的助手和选择。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郭宝良教授
近期,在北京雁西湖召开的“2017乳腺癌夏季论坛·北方沙龙”上,《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宝良教授接受专访,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医生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从IBM深蓝战胜国际象棋王卡斯帕罗夫,到AlphaGo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不置可否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时代已经到来了。不仅科学界已经面临了这样一个“人机竞争”的局面,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统一的运算和规划,以促进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普通的医疗工作也可能通过人工智能获得更大的改善。
“人机”病例讨论谁胜一筹
由江泽飞教授指导下进行的“人机病例讨论”,我们看到了分别由IBM Waston和临床医生制定的两套医学方案,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从掌握的数据量来说,Waston要更全面一些,比临床医生提供的选择要更多一些;从“智能”的角度来讲,前者还具有其缺点,因为无论是从抽象思维、情感判断,抑或是否符合国情等方面判断,Waston和我国临床医生之间还有很多的差距。通过这样的病例讨论,我们发现机器和人之间的的确确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除的。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之前还有待于逐步完善,而人类应用人工智能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逐步完善我们自身的不足。
AI助力基层医生
医生在从医的过程中也需要增加一些理性的思考、抽象思维的能力,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些简单的规范和指导。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医生的好助手。顶级专家的数量是有限的,每位专家诊治疾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将来基层医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在短时间之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从而达到顶级专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培养一个医生可能需要十年,而Waston仅需要几十秒就能完成大量的文献阅读,并迅速的给出基本的指导意见。虽然人工智能提供的指导意见不是绝对准确的,但是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助手。
AI取代or解放临床医生
可能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临床医生。其实也不尽然。人类拥有自己的抽象思维、跨角度思考的能力,还有一些情感衡量的能力。而人工智能只是模仿人类的这种能力并成为临床医生的好助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工具。医生利用这个工具进行疾病诊治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工智能和临床医生可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人工智能通过抽象的、庞大的数据分析进行疾病的基础诊治,以解放临床医生的时间和精力。临床医生可以更多的投入到新的诊断、药物治疗方法等基础科研中,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数据来源和平台。在这个良性循环中,临床医生还是起到主导作用。换句话说,AI不能取代临床医生,但是可以部分解放临床医生。
专家简介
郭宝良教授
主任医师,哈医大附属二院乳腺科,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