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SIBCS大会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马力教授做出了“乳腺外科和病理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的报告。针对“前哨淋巴结1~2个阳性患者彻底告别腋窝清扫?新辅助治疗降低淋巴结分期后省略腋窝清扫?双侧乳房切除降低对侧风险却未减少死亡率?是否需要筛选出HER2超低表达?影响HER2无染色和超低表达准确诊断的因素?”等多个热点问题提出了见解。会后,肿瘤瞭望针对这些进展与争议问题采访了马力教授,并邀请其对2025版“小红书”中乳腺外科和病理部分的可能更新内容进行了展望。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4年SIBCS大会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马力教授做出了“乳腺外科和病理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的报告。针对“前哨淋巴结1~2个阳性患者彻底告别腋窝清扫?新辅助治疗降低淋巴结分期后省略腋窝清扫?双侧乳房切除降低对侧风险却未减少死亡率?是否需要筛选出HER2超低表达?影响HER2无染色和超低表达准确诊断的因素?”等多个热点问题提出了见解。会后,肿瘤瞭望针对这些进展与争议问题采访了马力教授,并邀请其对2025版“小红书”中乳腺外科和病理部分的可能更新内容进行了展望。
01
《肿瘤瞭望》:乳腺癌已经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请您分享下您在乳腺癌外科诊疗实践中是如何践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理念的?
马力教授: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是乳腺外科治疗领域两种最基本的治疗理念。个体化治疗是指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帮助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精准化治疗是指借助基因检测的方法帮助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基于这两种基本治疗理念,在临床实践当中,我们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分子分型,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在慢病化管理时代,我们还要借助多学科合作的模式,做好患者的教育、并发症管理、随访等工作。
02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乳腺外科和病理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的报告,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乳腺外科及病理领域有哪些重要的进展,存在哪些争议?
马力教授:在这次会议上,我重点介绍的是自2023年SIBCS会议结束后(2023年12月)至今,乳腺外科、病理领域的进展,其中也包含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因为发言时间只有10分钟,可能在会上讲述的不够全面。总体而言,我谈到了五个问题(见下图),其中三个涉是乳腺外科治疗方面的话题。
第一个话题:目前看来,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的患者,有望彻底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既往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保乳手术。今年4月份在NEJM杂志发表的SENOMAC研究[1]入组了更高比例的接受乳房全切手术的患者,因此,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有望在原有的保乳手术患者的基础上,扩展到接受乳房全切手术的患者群体当中。
第二个话题: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且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阴性的患者,目前来看豁免腋窝清扫的可行性也在逐步提高。今年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大型临床队列研究的数据[2],数据显示传统前哨淋巴结活检和靶向腋窝淋巴结切除术(targeted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TAD)在淋巴结检出方面的效能是非常接近的,提示我们可以在两个方法当中任选一个。
第三个话题:JAMA杂志今年发表的,基于SEER数据库对2000至2019年间诊断的661270名单侧乳腺癌患者20年的随访研究[3]主要结论提示我们,对于单侧乳腺癌患者而言,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虽然可以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是对于患者的总生存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该研究也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针对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要持谨慎的态度。
DB-06研究结果公布之后,HER2超低表达这一病理诊断备受关注。在病理方面,我也谈到了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都与HER2超低表达这一基本概念有关系。尽管HER2超低表达目前仍存在众多争议,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进行检测和人群筛选的。不过,检测的结果如何以一种合适、合理的形式体现在报告单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此外,HER2超低表达的准确诊断受很多因素影响,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由此,也提醒广大临床医生,在格外重视HER2超低表达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有必要关注诊断方面的进展。
03
《肿瘤瞭望》:基于您介绍的“乳腺外科和病理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您认为2025版小红书外科和病理部分将发生哪些改变?
马力教授:尽管乳腺外科和病理新技术方面的进展很多,但是我觉得一些内容还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经过反复的交流、讨论之后这些进展才能够进入到我们的临床实践当中。个人认为,我谈到的5个话题当中,其中有2个很有希望被纳入到2025版小红书的更新内容中:1、目前看来,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的患者(即使是乳房切除的患者),也有可能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因此我想在小红书的更新内容当中,对于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且接受乳房切除手术的患者,其腋窝如何处理会有详细的说明。2、基于病理方面进展,HER2超低表达检测的细节也会体现在2025版小红书中。
▌参考文献:
1、de Boniface,Jana et al.“Omitting Axillary Dissection in Breast Cancer with Sentinel-Node Metastases.”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390,13(2024):1163-1175.doi:10.1056/NEJMoa2313487
2、Montagna,Giacomo et al.“Omission of Axillary Dissection Following Nodal Downstaging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JAMA oncology vol.10,6(2024):793-798.doi:10.1001/jamaoncol.2024.0578
3、Giannakeas,Vasily et al.“Bilateral Mastectomy and Breast Cancer Mortality.”JAMA oncology vol.10,9(2024):1228-1236.doi:10.1001/jamaoncol.2024.2212
马力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病区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副秘书长
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河北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